通常而言,进入公务员队伍有参加“国考”“省考”和选调两条路径。在“国考”“省考”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录取率更高的定向选调,越来越受到毕业生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包括北京、上海、重庆、广东、山东、四川、河南、河北、山西在内的多个省级行政区,已经对归国留学生开放了定向选调。(10月21日 《中国新闻周刊》) 相关消息引发网友热议。大部分发言者都表示反对,理由主要有三点:第一点是出于对国外文凭的质疑,认为国外硕士只读一至两年,虽说是“海归”,但其“水分含量”大于真才实学。第二点针对经济和政治地位的不平等,“国外吃吃喝喝完了回来还有工作”“老爷家的少爷小姐回来了啊”是微博的两条热评。言下之意,即留学生本身就有更好的资源,回国后还能继续享受“特权”,挤占了其他学生群体的就业资源。第三点则是为国家安全担忧,认为归国留学生更容易被国外敌对分子策反为间谍。在近日重大间谍案破获后,这一观点进一步得到了强化。 讨论区的字里行间满溢着强烈的不满情绪。而这种不满的背后,则是国人对于中国留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一种偏见。旨在倡导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当下,我们为什么还会对留学生存有偏见呢? 信息不对称是孕育偏见的土壤。在缺乏亲身经历和事实依据的情况下,人们倾向于通过主观的想象来填补信息缺失。比如,没有留学经历的人可能会简单地从学制长短来评价海外学历的含金量,但是并不了解国外大学的培养模式和学期安排。 信息缺失的另一方面表现在对政策解读的片面性上。对国(境)外留学生开放的定向选调名额是有严格限制的。首先,相关政策都在学校的层次上做出了规定,只将选调名额开放给一部分最具名望的大学,这也对毕业生的科研和学识水平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其次,选调生需要接受笔试和面试,而笔试内容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等公务员的必修科目,这则能考察留学生的思想觉悟水平以及处理公务的业务能力。 但是,留学偏见还有另一面,它以相反的姿态潜藏于中国各大知名高校。“有留学经历”似乎已经成了中国“985”和“双一流”高校老师们的默认配置。在招聘教师时,高校似乎更加青睐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学者。这样的倾向自然也会对学生造成影响,形成“留学经历更加高贵”的印象。 关于留学的偏见就像这样不知不觉地,在不同的群体间朝着不同的演进方向蔓延开来,如同滴入水中的墨滴,在无规则的运动中一点点把水染上污浊之色。究其本质,其实是因为世界各国没有形成一致的、受到公认的教育评价体系,因此各国学生和国民只能凭借自身经验和主观判断来进行评判,因而难免偏见由此滋生。 在这样的现实境况下,作为普通国民的我们应当对归国留学生报以更大的包容和理解。而相关地区的人力资源部门则应当加强对于报名选调的归国留学生的审查和考察,确保选调生候选人都具备成为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学识才干。 |